实验室的安全等级划分,核心依据是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因子类型(生物、化学、放射性等)及危害程度,通过明确分级来规范防护设计、设备配置和操作流程,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其中,以生物安全、化学安全、放射性安全三类实验室的分级体系最为成熟和常用,具体划分如下:
主要用于研究或操作具有感染性的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分级核心是 “微生物的致病性、传播途径及是否有特效药 / 疫苗”,全球通用
4 级分级体系(BSL-1 至 BSL-4),等级越高,防护要求越严格。
除上述三类核心体系外,部分实验室会结合特定风险补充分级,例如:
- 洁净实验室:虽不直接针对 “有毒有害”,但需控制空气中的微粒 / 微生物(如半导体、药品生产),按洁净度分为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数字越小,洁净度越高),百级实验室需 HEPA 高效过滤器 + 无尘服,用于芯片光刻、无菌药品制备;
- 爆炸物实验室:针对爆炸品(如炸药、烟花爆竹成分),按爆炸风险分为A、B、C 级,A 级需防爆墙体 + 泄压装置,人员需穿防静电服,禁止携带任何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