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净化车间的设计与施工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空气洁净技术、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电气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以下是其核心要点和流程概述:
一、设计核心要素
-
洁净等级确定
根据行业需求(如医药 GMP、电子半导体、食品加工等)确定 ISO 14644-1 或 FS 209E 标准中的洁净等级,常见等级包括 ISO 5(Class 100)至 ISO 8(Class 100,000),等级越高对颗粒物控制要求越严格。 -
平面布局设计
- 遵循 “人流、物流、气流” 三流分离原则,设置更衣室、缓冲间、风淋室等过渡区域。
- 核心洁净区(如灌装间、光刻区)需远离污染源,辅助区域(如设备间、仓库)布置在外侧。
- 合理规划设备摆放,避免气流死角,预留维护通道。
-
空气净化系统
- 空调系统:采用组合式空调箱(MAU)+ 风机过滤单元(FFU),配合高效过滤器(HEPA/ULPA)实现空气净化。
- 气流组织:根据需求选择垂直单向流(层流)或水平单向流,非核心区可采用乱流(混合流)。
- 换气次数:ISO 5 级需≥240 次 / 小时,ISO 8 级需≥15 次 / 小时,确保污染物及时排出。
-
围护结构与材料
- 墙体 / 吊顶:采用不锈钢板、彩钢板(EPS/PU 夹芯),接缝处密封处理,避免积尘。
- 地面:选用环氧树脂自流平、PVC 卷材或不锈钢地面,具备防滑、耐磨、易清洁特性。
- 门窗:安装密闭性好的洁净门窗,玻璃选用钢化玻璃,门框与墙体密封。
-
辅助系统设计
- 给排水:洁净区内管道暗装,采用不锈钢材质,设置洁净地漏。
- 电气:使用防尘防水灯具(IP65 以上),插座、开关需具备洁净特性,线路穿管暗敷。
- 自控系统:实时监控温湿度(通常控制在 20-24℃,湿度 45-60%)、压差(洁净区相对室外保持 5-10Pa 正压)、粒子浓度等参数。
二、施工关键流程
-
前期准备
- 现场勘测与图纸会审,确认土建基础(如地面平整度、承重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划分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施工区域,避免交叉污染。
-
主体结构施工
- 围护结构安装:彩钢板 / 不锈钢板拼接需平整,使用密封胶密封缝隙,转角处做圆弧处理(R≥50mm)。
- 地面施工:基层打磨处理后,涂刷底漆、中涂,最后铺设环氧树脂或 PVC 材料,确保无气泡、空鼓。
-
净化系统安装
- 风管制作与安装:采用镀锌钢板或不锈钢风管,接口密封,安装后进行漏风测试。
- 过滤器安装:HEPA/ULPA 过滤器需在洁净区装修完成后安装,避免污染,安装前需检测过滤器完整性。
- 空调设备调试:测试送风量、风速、温湿度控制精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洁净度检测与验收
- 按照 GB 50591-20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检测,包括:
- 空气洁净度等级(粒子计数器检测)
- 静压差、风速、换气次数
- 温湿度、噪声、照度
- 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合格报告后,方可交付使用。
- 按照 GB 50591-20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检测,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