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房实验室设计施工方案
一、设计要点
(一)功能分区设计
- 饲养区:依据动物种类设独立饲养室,如啮齿类动物房配置 IVC(独立通风笼具)系统,犬猴等大型动物房增加活动空间与行为丰富化设施。合理规划笼具布局,保证动物有足够活动空间,参考《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规定的饲养密度标准,如小鼠笼具空间≥0.067㎡/ 只。设置饲料储存、准备区域,配备必要设备。
- 实验操作区:划分不同功能实验室,如解剖室、手术室、样本分析室等,满足不同实验需求。配备相应实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离心机、PCR 仪、荧光显微镜等,确保设备布局合理,便于操作与维护。
- 辅助区:包括清洁消毒区,设双扉高压灭菌柜、清洗设备,对笼具、实验器材等消毒;污物处理区,配备废水处理系统(动物排泄物与清洗废水经高温灭菌或化学消毒后接入专用系统)、废气处理装置(活性炭吸附 + 光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去除有害气体)、废弃物暂存设施;还包括人员更衣、缓冲区域,设一更(脱外套)、二更(穿洁净服)、风淋(15 秒)、缓冲间等,实现人员、物流单向流动。
(二)环境控制设计
- 空调通风系统:采用全新风系统,防止交叉污染。设三级过滤,初效过滤器(G4 级)拦截大颗粒物,中效过滤器(F8 级)过滤 PM2.5,高效过滤器(H13 级)保障空气洁净度。通过变频风机调节送排风量,实现压差控制,如洁净区对走廊维持 +15Pa 正压,污染区维持 -10Pa 负压;采用顶送侧回或垂直层流模式,确保换气次数≥15 次 / 小时。
- 温湿度控制系统:选用恒温恒湿机组,控温精度 ±1℃、控湿精度 ±5% RH,依据动物种类分区域独立调控,如啮齿类动物适宜温度 20 - 26℃,相对湿度 40 - 70%;犬、猴等大型动物适宜温度 18 - 22℃,相对湿度 50 - 60%。
- 光照系统:采用 LED 光源模拟自然光周期,啮齿类动物房通常 12 小时光照、12 小时黑暗交替,光照强度≤200lux。
- 噪音控制系统:选用低噪音设备,采取隔音、消音措施,如墙体、门窗采用隔音材料,设消音器,将噪音控制在 60 分贝以下。
(三)生物安全防护设计
设置合理的人流、物流、动物流通道,避免交叉感染,通过缓冲间、传递窗(双门互锁及紫外线消毒功能)连接不同区域。配备生物安全柜等防护设备,依据实验生物安全等级选择相应级别设备。制定严格消毒制度,明确消毒方法、频率、消毒剂使用等,对笼具、设备、地面等定期消毒。设计废水、废气、废弃物处理系统,确保达标排放与安全处置。
(四)节能与环保设计
采用节能设备,如节能灯具、变频空调、节能型通风设备等,降低能耗。利用热回收系统,在排风管道加装全热交换器,回收 60% 以上能量预热新风;通过变频控制,根据实际负荷调节风机、水泵转速,降低能耗 30% - 40%。合理利用自然光,在清洁走廊、办公区采用导光管照明。选用环保材料,如墙体、地面、吊顶材料满足环保、无毒、无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