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统筹法原理计算工程量
一、统筹法在计算工程量中的运用
统筹法是按照事物内部固有的规律性,逐步地、系统地、全面地加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利用统筹法原理计算工程量,可以使计算工作快、准、好地进行。统筹法即抓住工程量计算主要矛盾加以解决问题的方法。
工程量计算中有许多共性的因素,如外墙条形基础垫层工程量按外墙中心线长度乘以断面计算,而条形基础工程量按外墙中心线长度乘以设计断面计算;地面垫层按室内主墙间净面积乘以设计厚度以立方米计算,而楼地面找平层和整体面层均按主墙间净面积平方米计算,如此等等。可见,有许多子项工程量的计算都会用到“外墙中心线长度”和“主墙间净面积”等,即“线”“面”可以作为许多工程量计算的基数,它们在整个工程量计算过程中要反复多次地被使用。在工程量计算之前,就可以根据工程图纸尺寸将这些基数先计算好,在工程量计算时利用这些基数分别计算与它们各自有关子项的工程量。各种型钢、圆钢,只要计算出长度,就可以查表求出其重量;混凝土标准构件,只要列出其型号,就可以查标准图,知道其构件的重量、体积和各种材料的用量等,以上这些都可以列“册”表示。利用“线”、“面”、“册”计算工程量,就是运用统筹法的原理,在编制预算中,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的一种简捷方法,亦称“四线”、“二面”、“一册”计算法。
所谓“四线”是指在建筑设计平面图中外墙中心线的总长度(代号L+);外墙中心线的总长度(代号L外)、内墙净长线长度(代号L内)、内墙混凝土基础或垫层净长(代号L)。
“二面”是指在建筑设计平面图中底层建筑面积(代号S)和房心净面积(代号Sm)。“一册”是指各种计算工程量有关系数,标准钢筋混凝土构件、标准木门窗等个体工程量计算册(预算手册)。它是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自行编制的,以补充“四线”、“二面”的不足,扩大统筹范围。
二、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基本要求
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基本要点是:统筹程序、合理安排;利用基数、连续计算;一次算出、多次应用;结合实际、灵活机动。
①统筹程序、合理安排;按以往的习惯,工程量大多数是按施工顺序或定额顺序进行计算的,按统筹法计算,已突破了这种习惯的计算方法。例如,按定额顺序应先计算墙体,后计算门窗。在计算墙体时要扣除门窗面积,在计算门窗时又要重新计算。计算顺序不应该受到定额顺序和施工顺序的约束,可以先计算门窗,后计算墙体,合理安排顺序,避免重复劳动,加快计算速度。
②利用基数、连续计算:就是根据图纸的尺寸,把“四条线”、“二个面”的长度、面积先算好,作为基数,然后利用基数分别计算与它们各自有关的分项工程量。例如,同外墙中心线
长度计关的分项工程有:外墙基础垫层、外墙基础、外墙现浇混凝土梁、外墙墙身砌筑等项目。
利用基数把与它有关的许多计算项目串起来,使前面的计算项目为后面的计算创造条件,后面的计算项目利用前面的计算项目的数量连续计算,彼此衔接,就能减少许多重复劳动,提高计算速度。
)一次算出、多次应用:就是把不能用“线”、“面”基数进行连续计算的项目,如常用的定型混凝土构件和建筑构件项目的工程量,以及那些有规律性的项目的系数,预先组织力量,一次编好,汇编成工程量计算手册,供计算工程量时使用。如某一型号的混凝土板的块数知道了,就可以用块数乘以系数得出砂子、石子、水泥、钢筋的数量;又如定额需要换算的项目,一次换算出,以后就可以多次使用,因此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④结合实际、灵活机动:由于建筑物的造型,各楼层的面积大小,以及它的墙厚、基础断面、砂浆强度等、各部位的装饰标准等都可能不同,不一定都能用上“线”、“面”、“册”进行计算,在具体的计算中要结合图纸的情况,分段、分层等灵活计算。
工程量运用统筹法计算时,应先行编制“工程量计算统筹图”和“工程量计算手册”。其目的是将定额中的项目、单位、计算公式以及计算次序,通过统筹安排后反映在统筹图上,既能看到整个工程计算的全貌及其重点,又能看到每一个具体项目的计算方法和前后关系。编好工程量计算手册,且将多次应用的一些数据,按照标准图册和一定的计算公式,先行算出,纳入手册中。这样可以避免临时进行复杂的计算,以缩短计算过程、节省时间,并做到一次计算、多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