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防护设施主要分为个体防护装备和实验室环境防护设施两大类,共同构建对人员、环境和样本的保护体系。
一、个体防护装备(PPE)
个体防护装备是直接穿戴在实验人员身上的防护用品,是安全防护的最后一道防线。
- 头部防护:主要为一次性无纺布帽子或棉质工作帽,防止头发脱落污染实验样本,或避免实验污染物接触头部。
- 面部防护:包括护目镜和面罩。护目镜用于防止液体飞溅入眼;高风险操作(如处理气溶胶)时需佩戴全面罩,覆盖整个面部。
- 手部防护: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不同手套,如一次性乳胶手套(常规操作)、丁腈手套(防化学腐蚀)、耐穿刺手套(处理尖锐物品)。
- 躯干防护:需穿着实验服或防护服。普通实验室用棉质实验服;生物安全等级较高的实验室(如 BSL-3/4)需穿专用的一次性防护服或正压防护服。
- 足部防护:进入实验室需穿覆盖整个脚部的防滑实验鞋,避免脚部被尖锐物品划伤或被液体污染。
二、实验室环境防护设施
这类设施是实验室整体的安全屏障,用于控制实验环境中的污染物扩散。
- 一级隔离设备:直接与实验样本接触,防止样本污染或有害因子泄漏。
- 生物安全柜:核心设备,可过滤实验产生的气溶胶,保护人员和样本,分为 Ⅰ、Ⅱ、Ⅲ 三个级别,适用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操作。
- 高压蒸汽灭菌锅:用于实验废弃物、污染器具的灭菌处理,通过高温高压杀灭所有微生物,防止有害因子扩散。
- 超净工作台:主要用于无菌操作,提供局部无菌环境,保护实验样本不受外界污染(注:与生物安全柜不同,它不保护操作人员)。
- 二级隔离设施:针对实验室整体环境的防护设计。
- 通风系统:采用负压通风(尤其 BSL-3/4 实验室),确保实验室空气不会泄漏到室外,且空气需经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过滤后排出。
- 应急喷淋与洗眼器:安装在实验室出口附近,当实验人员皮肤或眼睛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生物因子时,可立即冲洗。
- 隔离门与缓冲区: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有独立的隔离门和缓冲区,缓冲区可减少实验室内外的空气流通,降低污染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