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
- 围护结构施工:目前主流采用 50mm 厚中空玻镁彩钢板或 50mm 厚彩钢板,其防火等级达到 A 级。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板材接缝处理,接缝处使用圆弧过渡,避免积尘,建议使用聚氨酯双组分密封胶14。
- 地面工程施工:地面处理常用环氧树脂自流平(厚度 2-3mm)或 PVC 卷材,针对有重型设备移动的区域,可使用聚氨酯砂浆地坪。施工时环境温度需控制在 15-25℃,相对湿度低于 75%14。
- 管道安装:HVAC 系统风管安装完成后需进行 leak test 泄漏率测试,要求泄漏率≤0.5%,高效过滤器需进行 PAO 检测,效率≥99.97%1。
- 电气与照明系统安装:电气系统安装要确保用电安全、便捷,照明系统采用无尘灯,照度需满足设计要求,避免眩光影响操作13。
设备选型
- 空气处理机组(AHU):选择变频风机,风压余压要满足系统要求,过滤段采用初效 + 中效 + 亚高效三级过滤,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1。
- 风机过滤单元(FFU):噪音控制在≤55dB,功耗≤80W / 台,FFU 的满布率应根据工艺设备发热量计算,通常为 60%-80%14。
- 洁净工作台:垂直层流型优于水平层流,平均风速控制在 0.45m/s±20%,为局部操作提供高洁净度环境1。
- 传递窗:采用电子联锁型,防止不同洁净区域之间的交叉污染,同时配备紫外线消毒功能,紫外线消毒时间≥30min / 次1。
验收标准
- 洁净度检测: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最少采样点公式进行粒子计数检测,需进行空态、静态、动态三阶段测试,确保车间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洁净度均符合要求2。
- 风速风量测试:采用风速矩阵法,在 FFU 下游 1m 处设置测点网格,检测风速均匀度和气流平行度等指标,验收标准包括风速均匀度 σ/ 均值 < 15%,气流平行度与垂直方向偏差 < 5°2。
- 温湿度与静压差检测:检测车间内的温湿度是否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以及相邻区域之间的静压差是否保持在 5-10Pa,防止交叉污染1。
- 电气与照明系统检测:检查电气系统的接地、漏电保护等是否正常,照明系统的照度、均匀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运维管理
- 制定清洁规程:将净化车间划分为洁净区、准洁净区、一般区,各自配备专用清洁工具,制定不同区域的清洁频率和方法1。
- 定期检测与维护:每周监测温湿度,每月检测压差,每季度进行粒子计数测试等,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根据过滤器的使用情况和压差变化,定期更换初效过滤器(1-3 个月)、中效过滤器(3-6 个月)、高效过滤器(1-2 年)1。
- 建立智能化运维系统:融合 IoT 技术实现预测性维护,通过环境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压差、温湿度、颗粒物浓度等参数,利用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映射车间的运行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