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柜的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定向气流控制和空气过滤系统,在柜内形成无菌、无污染的操作环境,同时防止有害气溶胶泄漏,实现对操作人员、实验样本和环境的三重保护。
生物安全柜的功能实现依赖于四个关键组件,它们协同工作形成完整的防护体系。
- 风机系统:提供稳定的气流动力,维持柜内负压或特定气流速度,是气流控制的核心动力源。
-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分为进风 HEPA 和排风 HEPA,可过滤 99.97% 以上的 0.3 微米级颗粒,包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 气流分配系统:通过风道、风栅等结构,引导空气按预设路径流动,确保操作区气流均匀且无死角。
- 负压 / 气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柜内气压和气流速度,一旦出现异常(如过滤器堵塞、门开启过大),立即发出警报。
生物安全柜的工作流程可分为 “空气进入 - 内部循环 - 空气排出” 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防护目标。
- 空气进入:保障样本无菌
- 外部空气经进风 HEPA 过滤器过滤后,以垂直或水平气流的形式进入操作区。
- 洁净气流持续覆盖操作台面,防止外界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实验样本。
- 内部循环:控制气溶胶扩散
- 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如移液、离心时飞溅的液体)被定向气流捕获。
- 部分污染空气会经过内部 HEPA 过滤器过滤后,重新参与柜内循环;未循环的污染空气则被导向排风系统,避免在操作区积聚。
- 空气排出:保护人员与环境
- 最终排出的污染空气必须经过排风 HEPA 过滤器二次过滤,确保其中的有害微生物被彻底截留。
- 过滤后的洁净空气,根据实验室等级可直接排至室内(低风险场景)或通过专用风道排至室外(高风险场景,如 BSL-3 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