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区彩钢板缝隙密封的核心是 **“选对材料 + 规范操作 + 严格检查”**,需从材料选型到最终验收全流程控制,避免因缝隙漏风破坏洁净环境。
第一步:选对密封材料,匹配场景需求
不同部位的缝隙需用对应性能的密封材料,关键是确保材料的密封性、耐腐蚀性和适配性,常用材料及选择标准如下:
- 密封胶:优先选用硅酮密封胶(中性)或聚氨酯密封胶,需满足以下要求:
- 符合洁净室环保标准,无挥发物(VOC)和粉尘释放,避免污染洁净区空气。
- 具备良好的粘结力,能牢固粘结彩钢板、铝材等基材,且耐温范围覆盖洁净区温湿度(通常 - 20℃~80℃)。
- 弹性好,能适应彩钢板轻微变形(如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避免后期开裂。
- 密封胶带:用于彩钢板拼接缝的预处理或辅助密封,需选择无纤维脱落、高粘性的聚氯乙烯(PVC)或丁基橡胶胶带,主要作用是填充缝隙基层,减少密封胶用量并提升密封性。
- 填充材料:若缝隙宽度超过 5mm,需先用无甲醛、无粉尘的泡沫条(如聚乙烯泡沫条)填充,再打密封胶,避免密封胶因厚度不足导致固化后开裂。
第二步:规范施工操作,控制 3 个关键步骤
材料选对后,施工工艺是密封效果的核心,需严格遵循以下步骤:
- 缝隙预处理:清洁 + 干燥
- 用无尘布蘸取酒精(或专用清洁剂)擦拭彩钢板拼接缝的基材表面,彻底清除灰尘、油污、浮锈等杂质,避免影响密封胶粘结力。
- 确保基材表面完全干燥(可用湿度计检测,含水率≤8%),潮湿环境会导致密封胶无法正常固化,出现脱胶或开裂。
- 打胶操作:均匀 + 饱满
- 打胶前在缝隙两侧贴美纹纸,避免密封胶污染彩钢板表面,后期撕除美纹纸可保证胶缝边缘整齐。
- 手持胶枪匀速打胶,确保密封胶完全填满缝隙,无气泡、无断点,胶缝高度和宽度需符合设计要求(通常宽度≥5mm,高度≥3mm),且与彩钢板表面紧密贴合。
- 打胶后立即用专用刮板(或戴无尘手套)将胶缝刮平,使密封胶与基材充分接触,提升密封性。
- 固化养护:避干扰 + 控环境
- 密封胶固化期间(通常硅酮胶固化时间≥24 小时,聚氨酯胶≥48 小时),禁止在洁净区进行粉尘作业(如打磨、切割),避免灰尘附着在未固化的胶缝上。
- 控制施工环境温湿度:温度保持在 15℃~30℃,湿度 40%~60%,极端温湿度会延长固化时间或导致固化不完全。
第三步:严格质量检查,杜绝隐患
施工完成后需通过 2 项检查验证密封效果,确保无漏风隐患:
- 外观检查:目视检查胶缝是否平整、连续,无气泡、开裂、脱胶,边缘无多余胶渍;用手轻压胶缝,感受是否有弹性,无松动或脱落现象。
- 密封性测试:对关键区域(如洁净度 ISO 5/6 级的核心区)的缝隙,采用漏光法或压力衰减法检测:
- 漏光法:在暗环境下,将强光手电贴近缝隙一侧,另一侧观察是否有光线穿透,无透光即为合格。
- 压力衰减法:对洁净区进行加压(使室内压力高于外界 50Pa),关闭送风机后监测压力下降速度,若 10 分钟内压力下降≤5Pa,说明整体密封性良好,缝隙无明显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