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房实验室净化工程施工材料验收需围绕 **“合规性、洁净性、功能性”** 三大核心,按 “资料审核→外观检查→性能检测” 三步流程执行,重点把控与洁净度、密封性、动物安全性相关的关键材料。
所有材料进场前,必须先核对书面资料,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规范,避免 “无证材料” 或 “错用材料”。需重点审核以下 3 类文件:
- 质量证明文件:
- 要求供应商提供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例如:
- HEPA/ULPA 过滤器需提供效率检测报告(明确对 0.3μm 微粒的过滤效率≥99.97%);
- 不锈钢板材(用于墙面、设备)需提供材质证明(如 304 或 316L 级,符合食品级标准,防腐蚀、易清洁);
- 密封胶需提供 “无挥发物检测报告”(避免释放有害气体影响动物健康)。
- 合规性文件:
- 确认材料符合《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 50447)、《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91)等标准,例如:
- 净化板材需标注 “防火等级(不低于 B1 级)”“防霉等级(0 级,无霉菌生长)”;
- 风管保温材料需提供 “不燃性检测报告”,避免火灾隐患。
- 设计匹配性确认:
- 核对材料规格、型号与设计图纸一致,例如:
- 风管直径、厚度是否符合风量设计要求;
- 环氧树脂地面材料的耐磨性、抗冲击性是否匹配动物活动场景(如避免小鼠抓挠导致起尘)。
资料审核通过后,对材料进行现场外观检查,重点排查可能影响洁净度或密封性的物理缺陷,关键材料检查要点如下:
对于直接影响净化效果的核心材料,仅靠外观检查不够,需进行现场抽样检测或委托第三方检测,确保其性能达标。常见检测项目如下:
- 密封性检测:
- 针对风管、阀门等:采用 “漏光检测法”,在风管内放置光源,外部用遮光布覆盖,检查是否有光线泄漏(每 10 米漏光点≤1 处为合格);
- 针对密封胶:取样后涂抹在两块净化板材之间,固化后进行 “剥离测试”,确保胶层无脱落,且板材拼接处无缝隙(可用烟雾测试仪检测,无烟雾泄漏)。
- 洁净度相关检测:
- 针对过滤器:随机抽取 1-2 台,用 “粒子计数器” 进行现场效率测试,在过滤器出风口检测微粒数量,确认过滤效率符合要求(如 HEPA 过滤器需达到 99.97% 以上);
- 针对地面 / 墙面材料:取样后用 “尘埃产生量测试”,模拟动物活动摩擦后,检测空气中的微粒浓度(≤5 粒 /m³,0.5μm 以上微粒),避免材料起尘污染环境。
- 安全性检测:
- 针对与动物直接接触的材料(如笼具、垫料):进行 “有害物质释放检测”,如甲醛、重金属含量(符合 GB 18583 标准,甲醛≤0.1mg/m³);
- 针对保温材料:取样进行 “燃烧性能测试”,用打火机点燃,观察是否自熄(不燃材料为合格,避免火灾风险)。
- 存储环境管控:验收合格的材料需存放在洁净、干燥、通风的仓库,避免与普通建材混放(防止灰尘污染),例如:
- 过滤器需密封存放在纸箱内,远离潮湿(防止滤料发霉);
- 不锈钢制品需覆盖保护膜,避免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划伤。
- 不合格材料处理:
- 若发现材料资料不全、外观破损或性能不达标,需立即标记 “不合格”,单独存放并通知供应商退换,严禁流入施工环节;
- 对已使用但后期发现问题的材料(如密封胶挥发异味),需彻底拆除更换,并追溯原因,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发生。